走出“慢就业”,活出“新精彩”
信息来源:经验之谈  发布日期:2022-03-26  浏览次数:22180

案例背景:X同学,毕业于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大学期间学习勤奋刻苦,学业成绩良好,曾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实习,对专业有抵触情绪,认为学历低只能从事一线服务岗位,且工资不高,工作强度大。半年来不断投寄简历,试图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即便有单位录取,也做不长以感觉不适合、不想随便找份工作为由不去就职。

指导过程:

1)依托“引导发现式过程”,探索职业困境的根源

X同学以“找不到合适的就不去就业”为由,不断地寻职而不能就业,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慢就业”。面对这样的现象,辅导员没有即刻质问有单位录取为何不去就职的矛盾,而是通过关注性倾听、适时的情感反应,营造出一种宽松信任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X同学紧蹙的双眉缓缓展开。随后,辅导员运用“引导发现式”谈话,逐渐深入探讨X同学职业困境的起因,促发X同学自我反思,激发她寻求解决办法的主动性。

下面一段是“引导发现式过程”的对话,引出了阻挠X同学顺利就业的根源。

师:你说自己投递了很多简历,大多数没有音信,很少有几次成功的。能说说你成功的面试吗?(帮助其选择关注积极信息)

黄:最近一次应聘的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务成功了,但我没有去。

师:那你放弃入职时,想到了什么?(激发其的自动思维)

黄:那是一家外企,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万一不能胜任被辞退,在劳动手册上又添一条记录,很难看的。

师:一份工作做不好,对你意味着什么?(帮助其寻找影响自动思维背后的核心信念)

黄:说明我是没有能力的,不受人喜欢。

师:你想到这些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黄:很沮丧难过……不想再去面试、不敢去就职。但不找工作,我与同学的差距会更大,想到这里,我就很焦虑。

师:在你的上份英语培训工作中,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回溯过去,再次确定核心信念)

黄:有。我刚去,对教材不熟悉,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当看到测评结果不好时,心里很难过,上课心里更发慌,更加觉得无从入手。向同事请教,她们爱理不理的,可能她们觉得我太笨了,不愿意说吧。

师:这段经历给你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性核心信念)

黄:一想到这段经历,我就觉得压力很大,原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没想到输得这么惨。所以,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时,不能轻易就职。

从这段引导式对话中,可以看出造成X同学被动“慢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极的核心信念,带来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二是缺乏职业定位分析技能。

      (2)重塑核心信念,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

为了让X同学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负面性核心信念及其对自身行为造成的影响,我以叙事的方法,从她的家庭成长环境、学校学习和生活事件入手,与X同学一起探讨她的负面性核心信念是如何产生的。

生活在父母要求严格、期望很高的家庭中,X同学从小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高中阶段,无论她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始终无法达到父母对她的期望,长期的挫败感不断强化她的无能感,形成她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进入大学时,X同学的专业由父母决定,她对父母所选的专业有怨气和排斥,虽然她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没有采取行动主动探寻,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上课。X同学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实习成绩为良好,但实习期间的几次小失误让X同学耿耿于怀,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行业,因而毕业时不敢面试本专业的岗位。

X同学在做英语培训老师时,当看到教学测评结果为B时,刺激了她强烈的无能感,同时对许多新员工的测评也是B的信息视而不见,这降低了她努力的意愿,她没有积极主动寻求提高的方法。对英语的信心亦在未能通过英语培训师试用期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自我效能感较低的X同学从专业选择、实习及初始工作等行为中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很难激励自己,遇到障碍就松懈斗志或很快放弃。

为了重塑X同学的核心信念,增强其职业自我效能感,我从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稳定/不稳定三个维度与她讨论每一次努力后的可能结果,对每次发生的不快事情从两方面分析,既要看出事件的不利,更要总结出事件对自我成长的益处;有意识地引导她关注每一事件对她个人成长的正面意义,引导她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避免将失败归结为先天性的能力缺陷。

通过较为深刻的自我核心信念重塑探索,X同学意识到试错不可怕,要学会辩证反思,才能真正客观认识自己。

     (3)运用“三圈理论”,确定职业方向

建立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达奇·李奥那多的“三圈理论”,即“价值、能力和支持——分析框架”基础上的职业选择理论认为,成功的职业选择是基于“职业愿望圈、职业能力圈和市场需求圈”的综合考量。

首先,利用测评工具,了解职业兴趣。由于特定的成长经历,X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兴趣和愿望,缺乏自我及职业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职业探索的机会很少。

我借助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表,帮助X同学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从X同学的测量结果看,她属于RIC型,即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细心、有条理,喜欢按计划办事,习惯接受她人的指挥和领导,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做事保守,不喜欢冒险和竞争,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根据测评结果,X同学比较适合从事专业性技术操作类工作,如机械制造、电工、实验室技师、机械师、设备维修员、软件测试员和工程师等。

其次,梳理职业竞争力,确定择业方向。

在理清职业兴趣后,从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可以盘点出X同学的职业竞争力:3年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训练,半年的成绩优良实习经验,“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这些“优势”为她寻找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可以着重寻找相关岗位。

最后,矫正职业认知错位,应对市场需求。在启发X同学明了自己的职业认知错位后,以酒店大堂经理为例,就行业现状、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工作关系和岗位发展方向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让其既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又明了职业发展路径上要进行哪些准备,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参加职业技能的培训等,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案例总结与心得:

在当今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社会环境下,一些“慢就业”的学子们常陷入“寻业不就业”的怪象。这种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求职者在竞争性教育模式下长期受挫,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形成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场产生畏惧而止步不前。本案例中X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引导发现式”技巧,探索影响X同学顺利就业的深层原因,让她领悟到不良核心信念是如何决定她应对职业选择和挫折时采用的行为策略,及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通过叙事方法矫正X同学的不良核心信念,增强其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此基础上,借助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了解X同学的职业兴趣;梳理职业竞争力对应的能力圈;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市场需求,从而确定择业取向范围。